1. 引言
框架结构作为多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,其设计规范是保证建筑安全、稳定性的重要依据。然而,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理解及经验的不同,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误区。本文将通过实战案例分析,揭秘框架结构设计规范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规范。
2. 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概述
框架结构设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- 抗震设防要求
- 结构计算方法
- 构件尺寸及配筋要求
- 构造要求
- 施工及验收规范
3. 实战案例分析
3.1 案例一:多层住宅框架结构设计
3.1.1 项目概况
某住宅小区由6栋7层住宅楼组成,总建筑面积为2668m²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,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,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.10g。场地土类型为软弱场地土,场地类别为iii类。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。
3.1.2 设计难点
- 住宅平面不规则,存在多边形阳台等不规则构件;
- 异形柱结构,部分柱截面较小,易出现节点域抗剪不满足;
- 住宅层高较高,部分楼板厚度较大。
3.1.3 设计要点
- 根据抗震设防要求,采用抗震等级为三级的框架结构;
- 采用现浇板共同作用梁,提高结构的整体性;
- 对于异形柱,适当增大柱截面尺寸,加强节点域设计;
- 楼板厚度较大时,采取分层配筋,提高楼板刚度。
3.2 案例二:某建筑群框架结构设计
3.2.1 项目概况
某建筑群包括3栋7层住宅、6栋2层商业及2层地下室。多层住宅采用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,2层商业采用框架结构体系。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,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.10g。
3.2.2 设计难点
- 住宅下部存在两层商业,需较大开间,影响上部住宅使用效果;
- 商业部分框架结构柱及梁尺寸较大,对住宅部分产生不利影响;
- 建筑平面不规则,整体呈三折线式,不利于抗震。
3.2.3 设计要点
- 适当调整住宅部分框架柱配筋,提高结构稳定性;
- 优化商业部分框架结构柱及梁尺寸,降低对住宅部分的不利影响;
- 对建筑平面进行优化,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。
4. 结论
框架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建筑安全、稳定性的重要依据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,应根据项目特点、场地条件等因素,灵活运用规范,确保设计质量。通过以上实战案例分析,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框架结构设计规范,提高设计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