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门子,作为全球领先的工程和电气技术公司,其框架模型在工业自动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本文将深入解析西门子框架模型,揭示其创新架构背后的秘密。
一、西门子框架模型的演变
- 工作流架构(2000年左右)
西门子的第一次工业架构转型发生在2000年左右,以ISA-95的5层架构为基础,从Level 0到Level 4,涵盖了从工厂车间到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。这一架构为构建工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产品组合提供了基础。
- 平台架构(2013年左右)
随着工业4.0的提出,西门子于2013年左右推出了平台架构。该架构以三个平台为基础,打通数据流,构建数字化工厂。例如,西门子成都数字化工厂就是基于此架构建设的。
- 数据架构(2022年)
随着数据成为工厂的核心资源,西门子在2022年推出了新的数据架构。该架构以云边端的架构为核心,强调OT与IT的融合。
二、西门子框架模型的核心要素
- OT与IT融合
西门子框架模型强调操作技术(OT)与信息技术(IT)的融合,实现数据在各个层次之间的流通和共享。
- 云边端架构
云边端架构是西门子框架模型的核心,通过云计算、边缘计算和端点设备,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、处理和分析。
- 数字化工厂
数字化工厂是西门子框架模型的目标,通过数字化技术,实现工厂的智能化、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。
三、西门子框架模型的应用案例
- 工业AI
西门子与微软合作开发首个基于行业特定数据的工业基础模型(IFM),旨在重塑人机协作方式,提升生产力、效率与质量。
- 软件定义自动化
西门子将软件定义自动化引入生产现场,与奥迪携手开启AI与IT定义自动化的虚拟制造新时代。
- 数字孪生
西门子为电子供应链带来安全的热敏数字孪生技术,保护知识产权、加强供应链协作并提高设计研究。
四、总结
西门子框架模型作为其创新架构的核心,为工业自动化、数字化和智能化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。通过不断演进和优化,西门子框架模型将继续引领工业新方向,为全球工业发展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