框架柱设计概要
柱截面形式
钢结构框架设计中,柱截面形式多样,包括箱形、焊接工字形、H型钢、圆管等。选择合适的截面形式对于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至关重要。
截面估计
柱截面设计时,需按照1.2N的轴心受压构件进行估计。对于3~4层建筑,截面变化应一次性完成,且厚度不宜超过100mm。
板件宽厚比
板件宽厚比是影响柱截面稳定性的重要参数。具体数值需参照相关规范和表格进行确定。
长细比
长细比是衡量柱截面稳定性的指标。多层框架柱在6~8度设防时,长细比不应大于120;9度设防时不应大于100。高层框架柱在不同设防烈度下的长细比也有相应规定。
计算长度系数
根据《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》(JGJ99-98)和GB50017,在计算框架柱稳定性时,需要考虑计算长度系数。具体取值需根据层间位移标准值和框架类型进行确定。
柱与梁的连接
常见连接形式
柱与梁的连接形式主要包括刚性连接、柔性连接和半刚性连接。其中,刚性连接是最常用的连接形式。
刚性连接做法
刚性连接的做法包括完全焊接、完全栓接和栓焊混合。改进形式的完全焊接连接,如骨形连接(Dog bone)、梁端部加腋和悬臂梁段等。
柔性连接形式
柔性连接形式包括连接角钢、端板和支托等。
半刚性连接
半刚性连接包括端板-高强螺栓连接方式和上、下角钢和高强螺栓方式。
水平支撑布置
类型
水平支撑分为横向水平支撑和纵向水平支撑。
作用
水平支撑分为临时水平支撑和永久水平支撑。临时水平支撑用于施工和安装安全,施工完毕后拆除;永久水平支撑用于增强水平刚度。
形式
临时水平支撑通常采用平面桁架形式。
竖向支撑设计
构成
竖向支撑通常采用贯通整个建筑物高度的平面桁架形式,通过斜腹杆连接两根柱构件。
分类
竖向支撑分为竖向中心支撑和竖向偏心支撑。
布置
竖向支撑可以在建筑物纵向的一部分柱间布置,也可以在整栋建筑中布置。
钢结构框架计算实例
以下是一个简单的钢结构框架计算实例,用于说明计算过程:
框架参数
- 柱截面尺寸:200mm×200mm
- 柱材料:Q235钢
- 框架层数:5层
- 设防烈度:7度
计算步骤
- 确定柱截面几何参数,如惯性矩、截面模量等。
- 根据材料强度和框架荷载,计算柱轴力。
- 计算柱长细比,判断柱稳定性。
- 根据长细比和设防烈度,确定计算长度系数。
- 计算柱稳定性,包括抗压稳定性和弯扭稳定性。
- 根据计算结果,校核柱截面尺寸和材料。
通过以上步骤,可以完成一个简单的钢结构框架计算。在实际工程中,计算过程可能更加复杂,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。
总结
钢结构框架计算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环节。从基础理论到实战应用,需要掌握相关规范、计算方法和实例分析。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,可以提高钢结构框架计算能力,为工程安全和经济性提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