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编制依据
为了确保框架结构的加固效果,以下规范和标准应作为编制加固方案的依据:
- 《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》13G311-1
- 《砼结构加固技术规范》GB50367-2013
- 《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》GB50300-2001
- 《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》JGJ33-2012
- 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》JGJ59-2011
- 《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》JGJ62-2008
- 钢筋工程参国家标准11G101-1
- 设计变更图纸
二、工程概况
在加固框架结构之前,首先应对工程概况进行全面了解,包括框架结构的设计、使用年限、存在的问题等。
1. 框架结构设计
了解框架结构的设计参数,如梁、柱的截面尺寸、配筋情况、材料强度等。
2. 使用年限
掌握框架结构的使用年限,分析其老化程度和存在的问题。
3. 存在问题
根据现场勘测和检测,分析框架结构存在的问题,如裂缝、变形、承载力不足等。
三、施工要求
1. 材料要求
- 混凝土:C50微膨胀细石混凝土,粉煤灰应为级灰,烧失量不应大于5%。
- 钢筋:HPB300级钢筋、HRB335级钢筋、HRB400级钢筋。
- 植筋胶:应符合国际标准。
2. 施工准备
- 在加固前,应先将原结构构件除其自重外进行卸荷。
- 对新旧混凝土结合处,应凿去风化酥松层、碳化锈裂层及严重油污层,直至完全露出坚实基层。
- 将原有混凝土凿毛、清洗干净,并在新混凝土浇灌前,涂刷界面胶。
3. 施工工艺
- 新加大截面处柱纵筋两端应与原结构可靠连接,下端深入基础并满足锚固要求,上端穿过楼板与上层柱脚连接或在屋面板处封顶锚固。
- 相交部位采用上下植筋技术锚固于梁中,满足植筋要求。
四、增大截面加固施工工艺
1. 施工准备
- 根据设计图纸,确定加固范围和加固方案。
- 准备施工所需材料、设备和工具。
2. 施工步骤
- 凿毛处理:对新旧混凝土结合处进行凿毛处理,确保新旧混凝土结合良好。
- 钢筋加工:根据设计要求,加工钢筋,包括钢筋的长度、直径、弯曲角度等。
- 绑扎钢筋: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绑扎,确保钢筋位置准确、间距均匀。
- 浇筑混凝土:在绑扎好的钢筋上浇筑混凝土,确保混凝土密实、无蜂窝、麻面等缺陷。
- 养护:浇筑完成后,对混凝土进行养护,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。
五、安全保证措施
1. 人员安全
- 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,掌握施工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。
-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,确保施工人员安全。
2. 物料安全
- 施工材料应按照规范要求存放,避免损坏和浪费。
- 施工过程中,应确保材料运输安全,防止发生交通事故。
3. 施工安全
- 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,如安全网、安全带等。
- 施工过程中,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施工,确保施工安全。
六、成品保护
1. 施工前
- 对需要保护的构件进行标识,避免施工过程中损坏。
- 对易损构件进行加固处理,提高其抗冲击能力。
2. 施工过程中
- 施工过程中,应尽量避免对周围构件的损坏。
- 对已加固的构件进行保护,防止其受到碰撞和损伤。
3. 施工后
- 对加固后的框架结构进行验收,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。
- 对加固后的框架结构进行维护,确保其长期稳定和安全。
七、附表
(附表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填写)
通过以上攻略,希望对框架结构的加固提供有益的参考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,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,确保加固效果和施工安全。